
定义 石油农业亦称石油密集农业、化学农业、无机农业或工业式农业(industrial agricul-ture)。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以廉价石油为基础的高度工业化的农业的总称。
|
产生背景 石油农业是在昂贵的生产因素,可由廉价的生产因素代替的理论指导下,把农业发展建立在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和原料为基础,以高投资、高能耗方式经营的大型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
特点 石油农业具有高产、高效、省力、省时、不施粪肥、经济效益大等特点。但也曾一度因出现全球性的石油危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暴露出它在经济、技术、生态上均存在一定弊端或潜在威胁。
|
追求的目标不同
|
石油农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农产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循环农业,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
|
物质能量流动不同
|
石油农业,呈现单向流动,即“资源-产品-废弃物”流动模式。循环农业,呈现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流动模式。
|
生态环境保护的手段不同
|
石油农业产生了大量可降解废弃物和不可降解的废弃物,生态环境没有好转。循环农业,在理论上,能够较好地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达到农业生产系统对外界的废弃物排放最小化。
|
经济效益不同
|
从长期看,石油农业对环境破坏力大,而循环农业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资源条件,能够带来相对稳定的收入流。
|
|
|
|
“肥慌”发生在石油农业时代
|
我国粮食单产的1/2、总产的1/3是化肥的贡献,而化肥
生产所必需的三种元素中,氮主要来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我国农业已经不折不扣地步入“石油农业”时代。作为粮食的“粮食”,石油价格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成本。[详细]
|
 |
成品油上调将拉动化肥涨价
|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不断走高,我国也上调了成品油价格和电价,部分经营企业认为这将使化肥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提高并进一步削弱农民用肥积极性。[详细]
|
|
|
农
博
肥
料
·
肥
料
行
业
最
具
影
响
力
媒
体

|
|